山海之间尽朝晖 崂山区亮出上半年经济“成绩单”

2022/8/11 14:17:13   来源:感知山东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1日讯 崂山巍巍,黄海潮涌。季夏时节,崂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栋栋厂房拨地而起,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 一个阔步走在前所未有发展时期的崂山,正昂然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义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迈进!

  近日,崂山区经济半年报揭晓: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22年上半年,面对风险挑战,50万崂山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过险滩,闯难关,爬坡过坎,笃行不怠,经济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得到扩大和增强,书写了不寻常的一页。

  项目建设,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推动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高度。走进位于株洲路的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一期,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大型塔吊挥舞巨臂,200余名工人挥汗如雨,抢工期,赶进度。目前,1号厂房钢结构柱正在施工中,2号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正在搭设主体满堂架;1号动力中心主体模板已完成60,2号动力中心基础已完成90%。

  从5月22日开工建设到首栋建筑封顶,该项目建设又一次刷新“崂山速度”。 项目建成后,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吸引和集聚虚拟现实周边配套企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完善智能产业链,提升行业产业竞争力,助推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放眼崂山大地,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塔吊林立的工地,还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处处都能感受到项目建设全力奔跑的“热度”和“速度”。

  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传递发展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澎湃发展的动力。从上半年经济数据中,也体现出崂山区用抓投资、抓项目为产业发展的后劲蓄能的魄力和气势。上半年,110个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已完成94%的项目投资计划下达,速度创历年之最;下达财力资金约41亿元,占全年资金安排的91%,远超去年同期的58%。

  2022年崂山区将重点项目作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持之以恒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企业破堵点、解难题、谋便利。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顶格协调、顶格推动,每名区领导至少引进一个大项目。在项目建设上,聚焦全年固投增长目标任务,43位区级领导对310个固投项目分工包联,强化专班推进、“红黄绿灯”等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早见战果、善作善成。打造审批最快、服务最好、政策最优的“营商环境。全面破解 “难点、堵点、痛点”,对崂山区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进行全流程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立项规划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对各阶段审批的办事流程、耗时、材料、费用全面优化。在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开展区域评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全面实施多测合一、联合验收。实现“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全面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紧盯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坚持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优先处置、快查快结,并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着力督促整改,堵塞监管漏洞。

  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在项目建设的支撑下,崂山区交出了优秀的答卷。2022年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较一季度提升6.1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较一季度提升1.4个百分点。全区生产总值超过516亿元,同比增长5.2%,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保持全市首位..... .

  有凤来仪,非梧不栖。优质的营商环境是项目茁壮成长的沃土,让在崂山创业的人信心满满,也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遍地开花。2022年上半年,全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53个,其中30亿元大项目15个、百亿元大项目2个。

  

  城市更新,积蓄强劲发展的磅礴力量

  提前完成跨海大桥连接线二期征迁,银海立交桥、辽阳路快速路加快建设,28 个老旧小区改造、 9 个山头公园等项目全面推进,张村河片区改造在攻坚克难中全力推进.....

  2022年上半年,崂山区194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中开工建设182个,实际完成投资约117亿元,完成计划目标115%。

  崂山区大景区、大农村与大城市并存。受制于省级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景区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建设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今年以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既改造城市的“面子”、又改造城市的“里子”,既着眼城市的“现在”、又着眼城市的“未来”,为城市发展蓄势赋能。

  张村河两岸区域和株州路两侧区域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确定的10个市级重点片区,土地利用呈“北产南居”的特点,过半建设用地已出让,其余的为村庄,土地利用率低,超四成土地待更新改造。针对株洲路低效片区15.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开展了低效用地再开发调查。逐宗进行核查,梳理了出了国有再开发潜力用地,形成了株洲路片区再开发地块底图。为实现两个低效片区整体功能协调,按照产城融合、功能衔接、配套统筹的思路,将两个带状功能区进行整合,统一规,编制出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株洲路两侧区域主要聚焦低效用地再开发与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新一代信息技术3个千亩级产业园区;张村河两岸区域规划了集创新、高端、多元服务场景的国际人才社区,重点建设“一园、一街、一基地”,打造城市更新建设先行示范区与国际化品质新城形象集中展示区。利用三年时间,崂山区启动15个社区村改,争取盘活土地1万亩以上,新增产业用地3000亩以上。今年上半年,张村河片区的村庄改造正式启动。目前,4个社区的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安置区的建设工作正蹄疾步稳开展。

  目前,一批城市更新成果相继落槌。计划总投资6.9亿元,选址株洲路1号的一汽解放青岛研发基地项目已取得建筑规划许可证;计划投资3.94亿元,落地青岛国际创新园的华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目前机房装修改造、硬件设备设施安装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软件安装和调试,8月底前完成全部调试,进入内部试运行, 10月底前将正式上线运行。

  

  实体经济,筑牢区域发展“底座”

  “仅用180天实现主体封顶,关键生产设备搬入,竣工之日即投产。生产线自正式投入使用来,已实现产值3亿元,跑出了全市同等体量半导体项目投产时间最快的‘微电子速度’”。 在日前举行的崂山区举办作风能力提升年“榜样的力量”报告会上,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青自豪地说。青岛微电子产业园项两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具备年产20亿只智能传感器的能力,实现年产值200亿元,智能传感器制造高地正在崂山区加速隆起。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内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最大、人才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目前崂山区汇聚北航青岛研究院等10余家研究机构,集聚110余家企业,虚拟现实产业规模超50亿元;发力集成电路设计和MEMS传感器方向,打造“方案—芯片—模组—整机”产业生态系统,聚集微电子项目40余家。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座”和“根基”。为夯实实体经济根基,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2022年,崂山区从人才、企业家队伍、科技创新、产业链、专业园区、责任落实机制等多个维度,系统集成、配套联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汇智崂山”十大人才工程,制定“人才新政”40条,形成“揭榜挂帅”100个项目榜单,奖励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超过5166万元。率先发布《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三年行动方案》,围绕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楼宇经济和高端中介服务等四个方面制定45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围绕全市锚定的七大优势产业、十大新兴产业和七大未来产业,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狠抓延链、补链、强链,坚持面向未来发展、面向增量崛起、面向生态型产业培育,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提出重点发展7条产业链。聚焦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4条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坚持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突出全产业链条发展与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并重,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推动汉缆、宏大等10家重点企业实施倍增计划,10家企业实现产值135.6亿元,同比增长45%。开展稳增长拓市场活动。梳理38家企业供需清单,精准匹配需求,实现订单额3426万元,助企解难题、护航促发展。推动歌尔牵头创建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海威茨仪表等9家企业共10项产品入选青岛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引进抖音、歌尔视界等项目 40 个,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319 家、省级“瞪羚”企业9家、新培育储备“小巨人”21家。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双瑞海洋分别入选省“十强”“雁阵形”集群、产业领军企业,总数分别达6个、9家,数量均居全市第1。培育创新(应用)场景实验室6家、并列全市第1;新培育市级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5家、数量占全市50%、位居全市首位。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4.8%、全市第一。

  

  乡村振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观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既要看数据升降之“形”、市场变化之态,又要看群众获得之“实”。2022年上半年,崂山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09元,同比增长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46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77元,同比增长6.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6。

  日前,在崂山区南九水河畔的大石村,以“素心千印 只此山海”崂山主题篆刻千印展在这里举办。置身展厅,犹如徜徉于篆刻艺术的长廊,一枚枚精致的印章,一个个熟悉的村名、地名......浓浓的亲情、乡情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随大石乡村美术馆开馆,大石艺术季开启,浓厚的艺术氛围让更多的艺术家选择将工作室开在村里,他们将自己的创作和生活融入这里,一起办起的水彩培训班领衔担任教职。如今,老百姓拿起画笔也能赚到钱,来村里租房的城里人也越来越多了,房租也一路飙升,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大石咖啡馆,其舍·松间民宿,唱山歌茶餐厅等,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好的综合性服务。

  大石村是崂山区拓展乡村文艺发展空间,积极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一种新尝试。崂山区以文化振兴赋能产业振兴,引入优质社会资源资本,积极争取市文联支持,借助文联艺术人才聚集优势,积极发动艺术家为大石村发展献智献力。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建成了700平方米的名画家工作室和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创基地,一个集艺术创作、研学培训、生态旅游、休闲康养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之谷和有艺术情调的城市后花园正逐渐显现。

  今年以来,崂山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自然禀赋,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半年,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崂山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成功申报“崂茶一号”国家品种登记;重磅推出“崂山龙须”高端崂山茶新品系,首次成立崂山茶产业集群党建联盟,创建崂山茶品牌建设新形象并成功发布。成立崂山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产业联盟,以集群优势、平台优势赋能崂山乡村产业新增长。

  启动了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沙子口流清湾示范片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创新实施“百企进百村,促振兴共富裕”共建行动,12家企业、社区达成共建合作;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总投资116.38万元的黄泥崖休闲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全市率先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投入资金1380万元保障建成设施运行维护,年底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应治尽治。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程全面完工。

  化优势为胜势,冲刺下半场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下一步,崂山区将紧紧围绕市委赋予的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目标任务,锚定打造金融、虚拟现实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推动现代产业全省领先发展;全力决战100 天、决胜开局年,发起实施主要指标攻坚战,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攻坚战,实施双招双引三大攻坚战;全力倡树实干实绩导向,构建“1+1+4+N”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体系,锻造“实干家”队伍,打造基层基础建设“崂山样板”,抓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挑战前所未有,压力历史罕见。崂山区将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和豪迈,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鼓足干劲再出发,稳住上半年经济态势,牢牢把握三季度关键期,奋力冲刺下半场,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五区同创,坚持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自觉汇入新发展阶段百舸争流的大江大川,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努力把崂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杨广科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