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4 10:53:07 来源:中国山东网
国家级青岛西海岸新区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医保政策惠民、经办服务便捷、基金监管高效”三大目标,全面打造值得人民群众信赖与托付的医疗保障体系,2021年新区参保群众155万,全年共结算医疗费用525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25.8亿元。区医保局在国家紧密型医联体医保总额付费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入选国家医保参保缴费典型案例,荣获全省首批“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窗口”、青岛市民最喜爱的掌上政务服务应用“最具创新奖”,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对新区经验做法给予报道。

办好实事、减轻负担,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层保障,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一是全力实施医保惠民政策。全年共支出医保基金1.6亿元,实现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助力建立免疫屏障,助推经济全面向好。落地新版医保药品目录,119种新药好药、17种抗癌药纳入目录,大病、罕见病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助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5月1日起降低企事业单位医保费率1个百分点,节省人力成本6亿元。实施医保基金与药企直接结算,加快药企资金周转,28家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全年共结算6313万元。三是深入推进药品耗材降价。落地国家、省、市11批集采药品、医用耗材,257种药品和4000余种医用耗材平均降价53%,全年减轻群众负担4600万元。四是全面开启社商合作新模式。将“琴岛e保”纳入政府实事,突破“准入限制”,不限既往病史、年龄等因素,15种治疗(脊髓型肌萎缩症等)罕见病的特药特材纳入保障范围,年保障额度达300万元,新区参保人数41.2万人,全市第一。五是大力纾解康养之困。4月1日起实施“长护险”(3.0)新政,83万城乡参保居民增加生活照料服务,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双重保障,实现了制度公平,6328名失能失智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支出护理保险资金6080万元。

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
创新医保全领域、全流程标准化经办服务大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一码通行”让医保更智能。医保电子凭证是国家颁发的个人唯一医保信息标识,参保人“一机一码”无接触即可实现挂号缴费、结算报销、家庭共济,新区106万参保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全市第一。二是“全程网办”让结算更便捷。聚焦国务院常务会决策部署,聚力实施定点医药机构结算便民工程,新区56家定点医院实现住院、门诊跨省联网结算和门诊慢特病省内联网结算,11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省内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就医购药“一卡通行”。三是“服务下沉”让经办更精细。创新区、镇、村、医疗机构、合作银行五级服务体系,实现经办服务“六统一”,7大类征缴、9大类待遇类业务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延伸覆盖23处镇街、36处医保工作站,医保关系转移、异地就医备案等14项高频业务 “跨省通办”、“全省通办”。

监管严密、治理高效,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健全严密有力的医保基金综合监管体系,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欺诈骗保行为,全力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治病钱”“救命钱”。一是监管常态化。以实施国务院《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为契机,实现新区基金监管全覆盖,重点开展“打击‘三假’守护基金”专项行动、飞行检查和夜间突击检查,加大对11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监管力度,持续推进678家村级医疗机构排查整治,共查处违规医疗机构59家,暂停医保业务13家,处罚医保医师163人,追回违规费用2311万元。二是监管一体化。建立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开展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完善欺诈骗保案件查处和移送公安部门工作制度,传唤249人,清退追回医保基金96万元。三是监管智能化。创新打造身份认证和智能监控“两大平台”,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实时比对患者住院在床信息,有效防范和杜绝挂床住院、冒名住院、虚假住院等欺诈骗保行为;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疑点数据,月监控数据73万条,追回违规费用172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一步,青岛西海岸新区医疗保障局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保服务体系,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医保力量。(于广兴 韩加君)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