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怎么建如何管?有管理办法了

2021/4/15 9:20:21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近日,《青岛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和运营等管理活动。《办法》鼓励创新管廊建设运营模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运营。据悉,《办法》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指出,管廊规划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建设、需求导向适度超前的原则。新城区坚持成网成片、组团规划,老城区坚持因地制宜、问题导向,与城市开发、旧城改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合,统筹考虑人民防空等需求,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实施。通过综合管廊合理布局各类地下市政管线,集约利用地下空间,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高效运行。在规划编制方面,管廊专项规划的编制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与地下空间、道路交通、人防、地铁、管线综合等专业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衔接。管廊专项规划应当确定管廊的建设布局、入廊管线种类、断面形式、平面位置、竖向控制等,明确建设规模和时序。《办法》明确,管廊建设运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主。市区两级财政根据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管廊的建设和维护管理。鼓励创新管廊建设运营模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运营。社会资本投资管廊建设运营的,应与实施主体签订投资协议,明确管廊建设规模、运营管理期限和要求、收费形式、收益及风险分担方式以及退出机制等内容。《办法》中提道,全市管廊运维依托信息化平台和物联网技术,要实行智能化管理。管廊智能管理设施应与管廊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管廊投入使用前应实现与市级管廊监管平台信息数据接入。

  据了解,2016年4月,青岛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据悉,目前李沧区、西海岸新区、高新区、蓝谷核心区、青岛新机场等5个区域已建成21个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并全部投入运营,总长度超49公里。截至目前,青岛全域建成的干线、支线管廊达120公里,入廊管线总长度近1000公里,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分布范围,均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7月,我市市级地下综合管廊监管平台已于建成并投入运行,平台集合了信息汇聚、管理考核等九大功能于一体。在该平台上,各个分控中心的环境监测、入廊管线、故障维修、设备养护、报警分布等一目了然,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做到全市管廊数据“一张图”。

编辑:杨广科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