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公安局全面发起治安整治和社会治理战役

2019/11/18 12:58:38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11月18日讯 “优化社会治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探索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力保群众平安、赢得群众满意、增添群众幸福。” 11月15日,随着莱西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方宝向全局发出动员部署令,一场深化巩固秋冬严打整治行动成果,纵深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筑牢平安和谐社会根基的治安整治和社会治理战役在莱西市全面发起。

  据了解,发起治安整治和社会治理战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行动持续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全面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的具体实战和现实需求。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打好社会治理战役,切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改善净化社会治安生态。期间,将突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治理:一是违法犯罪人员治理。全面深入摸排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涉毒、刑满释放、社区服刑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以及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刁蛮人员,动态管控,快查快办,严厉打击。二是基础信息排查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基础信息排查,清除盲区、隐患,逐步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基础要素动态管控工作机制。三是流动人口治理。通过对流动人口和租赁房屋的集中清查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消除安全隐患。四是治安基础要素摸排治理。坚持对各类场所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摸排,建立分级分类管控机制,坚决消除管理和安全隐患,形成长效管控机制。五是涉毒治理。全面摸清吸毒人员底数,落实吸毒人员见面核查和风险评估,实现吸毒人员动态化管控;全面摸清制毒物品底数,落实易制毒化学品管控,严防制毒物品流弊;大力整治毒驾,杜绝吸毒后驾车。六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治理。加大对非法集资、传销犯罪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预防和打击力度,确保非法集资、传销存量风险得到及时化解,增量风险逐步减少;无非法集资、传销犯罪案件以及非法集资、传销涉稳案事件;市场主体、群众认知、防范风险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对投资环境的安全感和公安机关工作效能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七是食药环领域治理。瞄准群众反映强烈、危害严重、具有行业“潜规则”、“保护伞”特征的违法犯罪,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整治一批重点部位,依法严惩一批犯罪分子;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的联勤联动,健全完善与检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八是交通安全领域治理。确保重点车辆不漏管、不失控,确保“病车”不上路,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源头的安全隐患;实现路面通行秩序进一步好转,力争年底前实现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和导致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降低;通过多形式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推动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养成文明驾驶习惯。九是创新完善“四种形态”分级分类管控惩诫模式。全面排查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涉毒、刑满释放、社区服刑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实现分类分级管控;全面排查横行乡里、欺行霸市,“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等痞霸人员,定期教育训诫,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生态;全面排查非法信访人员,杜绝非访、无理访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十是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政治建警放在首位;坚持群众路线,创新新时代群众工作方式,拓展“互联网+群众”工作;坚持源头治理,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民转刑”案件源头防控机制,实施“警调衔接”、“警律联调”、“民调入所”,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坚持服务为先,完善服务大厅设施,全面开展网上服务,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坚持从严治警有效,警务保障有力,从优待警落实,执纪监督严格,打造党和人民信赖的过硬队伍,积极组织律师、村(居)干部、“和事佬”等社会力量参与民事调解,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率。十一是社区警务模式治理。依托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根据实用的原则建立社区警务室,将社区警务融入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城区全面落实“1+2+N”社区警务模式,农村实现“一村一警务助理”常态化运行,使社区警务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全面融合。

  莱西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方宝要求全市公安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发扬斗争精神,勇打头阵、勇当先锋、勇担主力,坚决管控一批重点人员,彻底整治一批治安复杂区域和重点行业场所,全力化解一批社会矛盾纠纷和突出风险隐患;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加强协作配合、工作衔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打好社会治理这场硬仗;要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着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宋学友)

编辑:杨广科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