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市北 刚刚开幕的德国商务周给青岛带来什么

2019/11/5 9:17:01   来源:大众网    

  从老城区依旧焕发活力的德式建筑群,到连续举办9届的德国文化周,德国,对青岛而言并不陌生。而刚刚开幕的2019青岛德国商务周,将岛城人民的视线,再度聚焦德国。

  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指导下,11月1日,2019青岛德国商务周如期开幕,以“中德隐形冠军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为开端,德国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荣誉主席赫尔曼·西蒙、德国萨克森-安哈特州国务秘书于尔根·伍德、中国驻德国前大使卢秋田、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德国联邦隐形冠军企业协会主席蒂特·伯宁悉数到场,一场中德“隐形冠军”之间的切磋,也由此展开。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市北区人民政府,也成为主角之一。论坛期间,市北区与多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围绕大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入洽谈。其中,全球工业人造丝行业龙头德国cordenka、德国德康等隐形冠军企业拟与橡胶谷、百洋医药等平台企业合作,在市北成立集团总部或研发中心,助推橡胶新材料产业链平台、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等快速起势。“真诚欢迎更多德国企业、人才、机构来青岛、来市北合作交流,市北愿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助力青岛、市北成为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青岛市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说。

  开展青岛德国商务周 为何选在此刻?

  关于德国的记忆,早已雕刻在"百年青岛"城市发展的每个角落。然而,青岛与德国的渊源,远不止于此。

  资料显示,德国是青岛与欧盟开展合作最早、合作基础最坚实的国家,也是青岛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地。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与德国的合作日益密切,从海尔集团与德国利勃海尔技术合作,到一汽大众、空客直升机等一批德资项目在青岛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德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达365个,投资额32亿美元。过去的2018年,青岛与德国贸易进出口额23.7亿美元,涨幅达10.4%。

  政府及民间密切的交往,成为二者合作的另一“催化剂”。中德两国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中德生态园2013年在青岛建设,与德国双元制教育合作已有40年历史,特别是今年9月中德对话论坛在青岛举办,将青岛与德国政界、企业界、科技教育文化界的合作推上新的阶段。

  “‘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德国的企业和朋友到中国开展合作,青岛应当是最佳的伙伴和首选的城市。”论坛上,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喊话德国,也说出了青岛人的心声。

  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当前的青岛,正抢抓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交流合作“国际客厅”。此外,“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的发起,让青岛与德国的合作“水到渠成”,推动科技研发和成果交流,促进行业骨干企业、“隐形冠军”、创新型中小企业到青岛合作发展,同时欢迎德国金融、保险、投资、评级、法律、会计等机构在青岛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性总部。“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真诚牵手,成为不二之选。

  隐形冠军企业合作 凭什么落子市北?

  谈起青岛与德国深厚的渊源,市北区当之无愧,是主要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推动者。

  100多年前德国修筑的炮台、港口、铁路、学校,至今仍在市北得到较好的留存;青岛啤酒博物馆内一台德国电机,至今仍可正常运转;始建于1899年的馆陶路,早已成为岛城的“德国风情街”,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德国商品展销会,随后又创设了德国文化周,引入格林童话节、德国经典电影展播等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德国风情。

  作为“百年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原点,市北区始终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目前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总部和青岛国际航运大厦都位于市北区,未来将发挥总部集聚带动作用,打造集航运、金融、口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航运服务体系。面向国际,除了培育引进一批综合贸易总部和新型国际贸易企业,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市北更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工业设计、跨境电商、大宗商品进出口、技术密集型贸易、现代供应链等产业新业态上持续发力。基于馆陶路这一100多年前“青岛的华尔街”,市北正致力于建设服务于航运贸易的金融中心、创投风投中心、保险创新示范区和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

  当前,在青岛迎来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下,市北区则明确了以"1412"(以大港区域为龙头,突出核心引领;以四大片区为延伸,强化全域支撑;以12个平台为支点,创新整合资源)为主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开启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新航程。

  论坛期间,美丽境界资本创始合伙人、复旦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兼医学院院董、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汪新芽一席话,也让我们看到企业们对青岛、对市北的信心。她说:“早就听说过‘南深圳,北青岛’的战略格局,青岛现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条件,比肩国外很多成熟的港口城市,因此希望我们能够与青岛、与市北区有更深度的合作。”美丽境界资本董事总经理、德国Cordenka集团股东代表崔勇则补充道:“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市北区橡胶谷及青岛科技大学两大平台,制定五年三步走的战略,通过平台+平台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效益。”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1-9月,市北区与德国贸易进出口总额1.37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对德国出口3955万美元,同比增长10.7%;进口9796万美元,同比增长66.8%。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德合作,将以市北为窗,迎来一片创新景象。

  中德交流合作“国际客厅” 将如何纳客?

  早在中德隐形冠军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期间,全球工业人造丝行业龙头德国cordenka、德国德康等隐形冠军企业就拟与橡胶谷、百洋医药等平台企业合作,在市北成立集团总部或研发中心,助推橡胶新材料产业链平台、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平台的快速起势。

  我们也看到,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定位,更加明确了市北航运、贸易和金融三大产业的重点招商方向——

  打造港航辐射的源头。划借势山东省沿海港口整合及青岛港转型升级,发挥主城核心区的区位优势,争取并承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资源,吸引航运服务功能性企业、机构落户,搭建和完善航运法律服务、船舶交易等各类航运服务功能平台。计划到2022年,引进行业相关企业70家以上、行业协会15家以上,区级税收贡献10亿元以上,基本搭建起服务资源高度集聚、服务功能基本健全的航运生态圈,全面提升现代航运服务能级。

  打造贸易集聚的高地。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培育和引进一批综合贸易总部和跨境电商、供应链等新型国际贸易企业,增强贸易集聚辐射能力。到2022年,全区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建成3-5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新业态商业中心,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50家,贸易总额新增100亿,贸易便利化程度全面提高,贸易要素顺畅流通。

  打造金融服务的标杆。聚集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拓宽金融服务领域,丰富金融要素构成,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着力建设服务于航运贸易的金融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到2022年,航运贸易融资与保险等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贸易客户力争突破1000家;服务航运贸易的金融全要素加快积聚,新引进培育金融机构10家。

  青岛德国商务周的开幕,让人更好奇未来德国机构的占比。一批国内外优质企业已成为市北区的城市合伙人,还有更多“合伙人”计划加入。我们期待,以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为契机,使青岛、使市北成为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编辑:杨广科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