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亮相灯光焰火艺术表演 42名小嫚扭出世界味道

2018/6/12 8:08:56   来源:青岛财经网    

  在上合青岛峰会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环节,42名“青岛嫚”表演的胶州秧歌在“齐风鲁韵”环节亮相,作为文艺演出中青岛元素的代表。短短两分钟内,淋漓尽展胶州秧歌的“三弯、九动、十八态”,展示了世界水准、呈中国气派、现山东风格、彰青岛特色。

  幕后

  演员百里挑一

  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刘宗涛告诉记者,5月21号接到通知,接着就进行集合筛选,接到通知后马上部署胶州文广新局、教体局进行准备。从全市1000多个有胶州秧歌基础的孩子里挑选。5月22号进入国信体育馆排练,23号进入正式场地和其他队伍进行合排。

  刘宗涛介绍,为了体现孩子们的纯然天真与秧歌的质朴气息,所有参与演出的都是刚学秧歌时间不久,不要精通,正好那种味道可以出来。

  在各方大力支持下,胶州市各级部门组建了一支胶州秧歌少儿艺术团团队,42人童子军正式成立,同时围绕这台演出成立了6人组成的指导团。刘宗涛表示“这在胶州秧歌发展历史从未有过的大事,非常荣幸,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非常珍惜,而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她们表现很出色。”

  过程

  20天破茧成蝶

  谈到排练的过程,刘宗涛告诉记者,“排练完了晚上会连夜开会,基本上要晚上一点左右才能接到第二天排练的指令。前期每天几乎八九个小时进行排练,张艺谋导演对场景等也进行多次调整,孩子都在很紧张的排练。每天的成品是在每天不断的修改排练中才达成的。每天都在调整改进,导演对胶州秧歌很了解,是个顶尖高手,主要是突出胶州秧歌几个比较重要的点,再结合小孩天真无邪的特点扭出胶州秧歌的美。”

  刘宗涛表示,“孩子们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么高强度的排练,孩子能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完成排练到最后成品让我深受感动。张导抓取了几个特别美的点,做精。富有内在的激情和动作力度,是胶州秧歌的神韵之所在,是舞蹈动感特点之源泉。”

  刘宗涛介绍,晚会上,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劲儿全释放出来了。在舞蹈动作中就是运用了胶州秧歌中的“拧、碾、抻、韧、扭”的主体动态审美和三道弯,九动十八态的体态特征,以及脚下正反丁字拧步,倒丁字拧步等,充分的表现了青岛小鳗的细腻、乖巧、灵活的劳动方式。

  未来

  将胶州秧歌发扬光大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叫秧歌能代表青岛和山东向世界展示?”“胶州秧歌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汉民族舞蹈文化女子舞蹈的典范,是北京舞院等大学高年级的舞蹈课程之一,胶州秧歌在中国舞蹈界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胶州秧歌以后一定会成为青岛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在考虑山东文化元素的时候就会考虑胶州秧歌,所有的大家、艺术家都会考虑胶州秧歌,胶州秧歌能出现上合舞台不是偶然,是个必然。”刘宗涛如是说。

  谈到未来,刘宗涛表示,今年中国文联在胶州举办第五届中国秧歌节,胶州秧歌的精品节目也获得过很多国家大奖,胶州秧歌上百次上过央视,出国交流十几次,其实在世界上已经有较好的知名度。经过上合峰会这么高的平台进行传播后,我们会深入推进胶州秧歌进校园,打造更多胶州秧歌精品,作为青岛的文化名片,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在世界各地开花。

  相关新闻

  家长:让传承非遗扎根孩子心底

  昨晚9点,参演胶州秧歌的孩子们的妈妈们就激动、兴奋地等在电视机前看孩子们的演出。

  “近景舞台配合海岸线的楼体夜景,整个青岛都是大舞台,海天一色,美轮美奂,太美了。”观看演出的妈妈的不时赞叹。“我心跳都加快了。”

  记者采访了此次参演胶州秧歌的孩子们的家长,胶州市香港路小学二年级八班李家艺的妈妈刘丽媛全称陪伴孩子,她为孩子们点赞:“孩子们表现非常出色,大多是二年级的孩子,她们能在短时间内跟上老师的节奏,完成指定动作,中间还有的孩子发烧,各种情况都坚强应对,孩子们非常了不起。”

  “翻看19天的记录,发现每天写完记录都过凌晨了,因为孩子们每天基本都是晚上11点结束,回到宾馆或者胶州要12点多。到演出这天整整20天,绝对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从第一天看孩子有些幼稚的表现,到经历19天的魔鬼训练,到在舞台上的完美展现,孩子们确实有太多背后的艰辛付出。孩子经历了身体上、心理上的各种磨炼,尤其心理上的成长对她来说是一生受益的。”胶州市香港路小学二年级八班王茂榕的妈妈刘晓丽从第一天一直陪伴孩子排练,她每天在手机里记录孩子的进步,“关键的是孩子们内心原来对胶州秧歌仅仅停留在喜欢这个程度上,孩子们在课间操跳胶州秧歌,每周三的舞蹈社团跳的也是秧歌。经历了这次演出,现在她们真切体会到胶州秧歌可以代表青岛走出去,体现中国特色,展现在国际舞台上,让传承胶州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号具有了真正意义。”

编辑:杨广科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