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退伍军人生永芳:初心不改 创业致富不忘乡邻

2017/8/22 20:01:04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杨广科

 

  中国山东网青岛8月22日讯 (记者 杨广科 通讯员 杨发鹏 徐升川 李永强) 恰值中伏的“桑拿天”,平度市白沙河街道的气温也在37摄氏度以上。在位于永诺农机公司的一个紫苏大棚里,周边村庄十几个妇女正在汗流浃背地采摘叶型大、品相完好的紫苏叶,带头走在前头的是公司负责人兼东沙沟村党支部书记生永芳。

  1952年出生的生永芳,今年已经65岁,看起来不像年过花甲的老人,干活手脚麻利,采摘的紫苏叶子也最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这本钱是当兵的时候攒下的。”谈及此,生永芳铿锵的话音外带着爽朗的笑声。“年轻时候,当过兵,身体好。”在他身后采摘的村民也都笑着应和,看得出她们在这里干活干得很舒心。

  “1970年入伍的。”说起从军的经历,生永芳脸上洋溢着自豪,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入伍后,生永芳刻苦训练,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能拿上冲锋枪奔赴边疆,保卫祖国。可部队急缺男医务兵,训练结束后,表现格外突出的他就和几个战友一起分到了医疗队,成了一名卫生员。“那会儿我和战友不理解,哪个青年不想冲锋陷阵?”但经过指导员的开导,生永芳和战友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保家卫国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六年军旅生涯,弹指一挥间。1976年,生永芳退伍转业回到村里,到原张戈庄镇的汽修厂一干就是十几年。

  后来企业倒闭,他也失业了。2004年,他与弟弟生永成看好了现代化大棚骨架项目,开始自主创业。“刚起步那会儿,很艰苦。”有着军人那股子不向困难低头的硬气,生永芳和弟弟一起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永诺农机公司在亲戚朋友的东借西凑中成立了,第一批钢构大棚骨架在几经实验后也成功了。可最大困难还是出现,打不开市场,好产品没销路。“资金全压进去了,捉襟见肘。”怎么办?自己跑市场、拓销路。他跟老朋友借到2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小面包车,带着兄弟四处推销自己的钢构自动化大棚。在他身上,展现出军人一不怕累、二不怕苦的精神。整整3年,小车跑了20多万公里,寒冬酷暑,两人吃住都在车上,几乎将我国北方地区跑遍了。凭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永诺农机生产的钢构自动化大棚骨架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打开了销路。

  “自己富了不能忘了乡邻。”生永芳时常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企业发展步入正轨后,生永芳就从村里招工,把过去只会种地的农民培养成了懂焊接、会拼接的技术工。后来,为了充分利用公司流转的土地,2016年,他又在自己公司土地上建起了大棚,专门种植紫苏。“这种紫苏叶味道更浓烈,专门出口日本,是日、韩料理中的重要食材。”紫苏从种到收也需要大量人工,而这些工人还是本村和周边村庄的乡邻们。来自林家庄村的刘新燕就是其中之一,她一年在生永芳的公司能干300天的活,工资多的时候每天120元,少的时候也有80元,一年平均下来,在家门口就能赚3万元。“起早贪黑再照顾一下自己地里的活,在公司赚的都是净收入。”刘新燕表示。此外,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生永芳的公司还帮助周边宋家水泊等7个村12名贫困户实现了顺利脱贫。

  生永芳在企业管理上要求“军事化管理”,对产品质量紧抓不放,并积极推进大棚骨架生产创新,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发明18项;在员工管理上又充满温情,专门设了食堂,为离家远的员工中午管饭。重情重义的行事风格,让永诺机械的大棚骨架卖到了全国各地,他家的有机紫苏叶也是该市唯一一家符合出口日本出口标准的企业,成为当地企业发展的典型。更重要的是,生永芳带领乡亲致富的事迹,为退伍军人赢得了赞誉。

编辑:吕玥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