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博修文物:292件青铜器接受“手术”

2017/5/22 13:02:36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风靡网络,不仅让公众对文物叹为观止,还把片中的“文物医生”——文物修复师捧成了网红。文物修复师通过自己专业技能,将一件件破损的文物修复到它最初的样子。

  在普通读者和网友看来,他们的工作神秘而特别。在青岛市博物馆里,也有一支七人组成的文物修复“天团”,为那些历经沧桑的文物进行精确的“外科”修复手术。

  在青博文物修复室内,七位修复师身着白大褂,戴着3M口罩,各司其职,坐在桌前默默修复自己手中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大多出自春秋时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修复师们要在有历史依据的前提下,通过现代修复手段,让文物跨越千年达到最初的状态。

  在修复师眼里,经过修复的文物要远看一致,近观有别。

  青铜器的修复程序复杂,俗称“铜九补”。其修复过程可以分为去锈、清洗、整形、补配、塑型、作色、缓蚀、封护等步骤。对修复师来说,这每一步都是需要掌握的的知识。“必须要具备考古、历史,化学知识,懂的雕塑,一些美学的东西美术方面的知识”张海燕说,青铜器修复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每一步都需要修复师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耐心操作,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后人对文物的干预。

  张海燕于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进入青岛市博物馆后,先后做过讲解员、藏品管理员,经过培训后,开始接触文物修复的工作。她说,当年班里的14名同学,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还坚守在文保工作。

  在文物修复师眼里,他们更像是文物发的外科医生。在工作的时候,他们身着白大褂,带着口罩,手里使用的修复工具也跟医生手里的工具如出一辙,手术刀洁牙机都是他们修复文物时必用的工具。

  采访中,六位修复师自始至终都在全神贯注的修复手中的文物,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能听见的只有打磨文物锈蚀发出的“吱吱”的声音。

  “文物修复首先要有耐心,坐的住,坐得稳”张海燕说。她目前正在修复的是国家二级文物——春秋时期的铜鬲,口径25厘米,高19厘米,坐着修复不是很方便,从开始修复她就一直站着,每一步都要做到仔细到位。在保持文物原有状态的前提下,修旧如旧。

  “希望把所有的有病害的青铜器,包括铜器铜镜造像修复到一个比较好的保存状态,让它们生命长久下去,这就是我的职责和责任”张海燕说。“这些文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和有害锈问题。所以,我们通过申报,申请了国家经费,与山东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合作,在青岛市博物馆首次开展青铜器修复工作。项目从去年开始启动,在馆正在进行的66件青铜器修复,包括一件一级文物和65件二级文物,全部修复工作预计今年6月完成。”

编辑:杨广科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