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移风易俗新风尚:坟头设一年 来年变耕地

2017/5/19 14:39:0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杨广科

  中国山东网青岛5月19日讯 (记者 杨广科 通讯员 张德杰 张吉元) “第一年可以设坟头,一年后把坟头平整为平地,重新进行耕种。” 这是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北郭家村《村规民约》中的一条。日前,记者在这个村采访时了解到,2014年3月,他们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对丧葬习俗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这条内容。

  “如今,村民在修建坟墓时比大、比阔现象没有了,零零散散的坟头融进了大面积的耕地,更有利于大型机械作业。” 村党支部书记郭万顺说。

  北郭家村的“坟头设一年,来年变耕地”,只是平度市做好移风易俗巧做“加减法”,深化乡村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平度市通过加强“四德”工程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树婚丧嫁娶新风,营造文明和谐乡风。

  “移风易俗,除掉的是旧陋习,换来的是新风尚。”蓼兰镇许家村是远近闻明的“孝顺”村,在这个村“厚养”越加越厚,而“薄葬”越减越薄,已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

  “村里新建起了平度市老年大学许家社区分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年年为年过70岁的老人赠送生日蛋糕。” 许家村村民许邦传说,“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办红白喜事都有了规矩,村民省力、省心、又省钱。俺老母亲98岁去世,殡葬费花了不到3000元,要是在以前得花15000多元。”

  许家村党支部书记徐忠军介绍,十多年来,在殡葬方面村民累计节省资金100余万元。“当然,也有个别的村民不遵守这个规定。去年,一村民在殡葬其父亲时违反规定,雇喇叭匠、燃放鞭炮,理事会对其罚款200元并予以批评教育。”

  文明之风在农村盛行关键要“接地气”的吹。明村镇成立了一支由60多名文艺骨干组成的移风易俗宣传队,通过自编自演吕剧、地瓜戏、山东快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尚,目前,已在115个村进行了巡回演出。同时,采取漫画故事、诗歌等形式,将新二十四孝、“中国梦”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传播乡风文明、倡导孝老爱亲。

  仁兆镇二贞台村是个有“故事”的村庄,至今还流传着“二贞庙”、“洗心河”等类似孟姜女的故事。这个村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建设、群众文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设立了道德讲堂“沙龙”。每到“群众工作日”——党员村民代表集中议事的日子,都会增加一项内容:由一名代表领读朗诵孝德诗句。多年来这个小村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邻里纠纷、小偷小摸等不和谐行为。

  “以‘德润平度’建设为抓手,我们每年组织市、镇、村三级的 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并将评选出的先进人物在‘四德’榜上进行公示,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乡村文明之花开遍了全市。”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波介绍说。

  乡风文明换来的是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去年以来,平度连续四次获得青岛市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第一名。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