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岛最后的盐场 盐垛堆得像银山

2017/2/28 9:58:50   来源:青岛新闻网    

  

  红岛东风盐场

  “盐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盐为百味之首,没有了盐任何美味佳肴都难说好吃。“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年少时没少听长辈用这句话教育我们。但你见过一望无际的盐田吗?你见过像山一样的盐垛吗?

  红岛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渔盐产地,在1937年版《青岛概览》记述的阴岛(红岛旧称)八景中就有“盐场银海”一景。试想百年前,红岛绵延60平方公里的盐场上,一垛垛白花花的“雪山”星罗其中,男人们赤膊忙碌在群山似的盐垛旁,身上结满了白花花的盐饹馇。我不禁想去一探究竟,感受“开滩晒盐”的古老工艺。

  红岛东风盐场

  春寒料峭,一片白花花的盐田上,轰隆隆的大型机器在工作,不一会就堆起了一座“银山”,收盐的机器不断将盐池中已经结晶的盐抛到另一侧的卡车车斗中。初春时节,来到胶州湾北部青岛最后一片盐场——东风盐场第三工区。红岛原先60平方公里的盐田,如今只剩下了这8.6平方公里。现代化的机器生产中,早已不见了之前想象中的捞盐场景。

  海盐是怎么来的?海水冲积岸边,还是地里挖来的?在去盐场之前,我脑洞大开。但看后才发现,我的想象与真实的制盐方法一点都不沾边。 “鲁盐”之名,驰于中外,“红岛盐”又是“鲁盐”的佼佼者。作为渔盐古镇的红岛,曾多次挖出成片的古代盐井,人们至今仍保留着古法取盐和造船的技艺。五千年来,海盐生产经历了取海煮盐、刮碱取盐、掘井煮盐、盐田晒盐几个过程。据传胶东“煮海为盐”,起于上古,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诸侯夙沙在胶东一带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夙沙煮盐”。

  相传当地部落首领夙沙,有一天打了半罐海水正放到火上煮,突然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打死的野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快熬干了,罐底部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蘸了一点尝尝,味道又咸又鲜。夙沙用烤熟的猪肉蘸着吃了起来,感觉味道很鲜美。那白白的细末就是从海水中熬制出来的盐。曾在胶州湾北部阴岛北岸平缓的海滩上,经过若干年潮起潮落、风吹日晒,自然形成了一层白色的盐花,人们用木板刮起来收集到一起 ,经过加工,用于食用、交租、交换商品,这种取盐方式是“刮碱取盐”。相传在汉代,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内天气大旱,人们在掘井取水浇田时,发现井水比海水咸了许多,放在锅里煮,果然比海水取盐还多几倍,先民从此开始了掘井取水煮盐。

  如今的盐田晒盐,就是在海边围出一片地来,涨潮的时候海水引入蒸发池,这样经过风吹日晒蒸发,从一个池子先后导入另外的几个池子里,蒸发浓缩到饱和再导入结晶池,经过风吹日晒,浓缩结晶就会逐渐析出大盐粒子来。时移世易、岁月变迁,红岛地区的人们就这样一代代接受着先祖和自然的馈赠。

  盐场挖盐虽说是“清水捞白银”的活,几乎不用太多成本。可你要觉得这是躺着就能收钱的行当,那就想的太简单了。在纯人工挖盐的年代,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力气活。你知道把海水里刚结晶还湿塌塌的盐捞出来有多压秤吗?老一辈盐民说,按以前的方法,一筐就装200斤到300斤,两个力气小点的人都抬不动。算下来,两人每年能出100吨到160吨盐,只要你肯出力,就能赚钱。

  当时盐民们工作经常在夜间,往往一呆就是20多天。与繁重的工作比起来,盐民们更担心的是受到野生动物的攻击。1985年就在盐场工作的东风盐场副场长江崇武介绍说:“以前这里自然生态比较原始,海鸟、候鸟、野兔都很常见,在六七十年代甚至有狼。”要知道红岛原有60平方公里的盐场,周围荒无人烟,这意味着什么?很可能遇到危险都喊不来搭救的人,据江场长说当时不管任何人夜间出去都要扛着铁锨来自卫。

  红岛东风盐场

  当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不乏现在听起来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搞笑事情存在。“说个事你可别笑话”现今84岁的老“盐人”韩明斐笑着说,“那时候需要挖往盐场进海水的河道,为了运盐,有时造些小船放在这些浅浅的河道里。盐沉,船就搁浅在河底的泥里,我们就靠人力在岸上拖着船走。那时在这里干活的男人都不穿衣服,一丝不挂,但谁也不笑话谁,女人路过看到或者来送饭,都很自然。所以我们当时有句话叫‘有礼的街道,无礼的河道’,就是说在街上大家都讲礼貌,穿戴好,但当时衣服金贵,谁都不舍得穿着衣服在盐场河道干这种粗活。” 艰苦朴素又勤劳实干、积极乐观,靠自己的双手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幸福的事情,又何尝不是红岛渔盐文化精神的根本。

  盐田越来越少了,但更新的技术、产业,更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起来了,如今的青岛高新区启动“蓝色引擎”,聚创业之智,造创业之势,聚焦“1+5”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不断碰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新中心,建成全市转型升级的样板区,争当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队伍的排头兵。\

  红岛东风盐场

  所有这一切体现出的创新、创业的朝气和勤劳苦干、艰苦奋斗的精神,何尝不是对古老渔盐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要知道,古代渔盐业一开始也是作为先进技术被推崇的,从夙沙氏用盐蘸着烤熟的野猪肉吃起来那一刻,那从海水里熬出的白白细末便开启了人类海盐的生产序幕。二者存在内在高度的一致性。如今青岛高新区的建设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艰苦朴素、勤劳实干、积极乐观的红岛渔盐精神,才能真正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从年20万吨缩减到4000吨产量,作为青岛最后一片盐场,东风盐场第三工区的年产盐量已经大不如前,很多盐田已经改成虾池。但无论产量怎样缩减,“红岛人”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海盐是在胶东半岛被发现的,而且“盐宗”就是出自胶州湾畔的红岛。无论是世代在盐场讨生活的胶州湾北岸一带居民,还是现在机械化生产的大型晒盐企业,都延续了此处“海盐”子孙的血脉。他们不仅传承了吃苦耐劳、朴实无华的晒盐精神,还想把“海盐”的历史以及现状继续保存下去、传承发扬,让更多人知道。

  盐场负责人介绍说,他们一直在着手收集传统的晒盐工具、历史资料等,希望能建成属于青岛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盐业露天博物馆,将盐业的历史、工艺、操作、实物、盐田等最完整地保存下来,为后来人留下追溯历史的资料和源地、并能亲临现场体验。 随着青岛高新区的发展,公交、地铁、铁路和新机场的建设让老城区居民有了更多接近红岛的机会,也给了红岛渔盐文化更多的机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编辑:杨广科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