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岛强制隔离戒毒所 走进戒毒者心路历程

2016/6/23 19:08:42   来源: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     作者:杨广科 左晟

活动现场展出的青岛禁毒部门缴获的各类毒品

  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6月23日讯 (记者 杨广科 通讯员 左晟) 6月23日上午,青岛市禁毒委会同市司法局、李沧区禁毒委在青岛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开展了“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纪念“6.26”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活动暨青岛强制隔离戒毒所开放日活动。开放日现场,戒毒人员讲述了令人惋惜的吸毒经历,并下定决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现场展出的青岛禁毒部门缴获的各类毒品

  记者在活动现场监管区外看到,展示了近年来青岛禁毒部门缴获的各类毒品,通过18幅大型展板,图文并茂的展示青岛市公安局在打击毒品犯罪、禁毒宣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以及禁吸戒毒方面的各项成果。公安局、卫生计生委、司法局等单位的专家为群众开展禁毒知识咨询。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为500余名群众现场解答了问题。

活动现场展出的青岛禁毒部门缴获的各类毒品

  在监管区内,记者一行参观了戒毒人员习艺劳动车间和职业技术教育大棚,观看了戒毒人员康复操训练、队列训练以及戒毒人员锣鼓队表演。参观了6.26禁毒宣传专题板报及六疗戒治内容宣传栏、戒毒人员书法作品展。观看了戒毒人员演出。通过小合唱所歌《迎来新希望》、弟子规朗诵表演、现身说法以及戒毒誓词宣誓。

戒毒人员正在进行康复操训练

  “正是朋友的那句这东西不上瘾让我沾染上了毒品。”在活动现场,戒毒人员张明(化名)告诉记者,现年29岁的他已经有长达六年的吸食毒品的经历。2010年,他与朋友喝酒后, “当时喝的有点大”。于是,朋友劝说这样回家不好,并带他去吸食冰毒解酒。“当时我知道毒品不是什么好东西,朋友说‘玩玩就醒酒了,也不上瘾’。”张明告诉记者,有了第一次吸毒经历,之后便开始偶尔酒后跟朋友一起吸毒。大概吸食两三次后便明显感觉到酒后不吸食便特别难受。

  张明回忆,吸食毒品后他变得开始懒散起来,无心照顾饭点的生意。“就是天天跟朋友一起吃喝玩乐,需要钱的时候才回趟家。”张明告诉记者,他花费在毒品上的钱约130万元,几乎把家中的积蓄全部耗尽。张明坦言,在此过程中他也想过戒除毒瘾,试图远离毒友,甚至离开居住的城市。但几番尝试还是失败了,“心里还是放不下他们,尤其是喝酒之后”。

  2013年张明被强制隔离戒毒,经过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后,2015年他回到朋友的一个店里帮忙。但不久后朋友的店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得不被迫关门。“那段时间我心情很沉闷。”张明告诉记者,失业的打击加之妻子带着孩子的离去让他心情一度十分低落,恰在这个时候之前的毒友再次找到了他。“这一切仿佛是安排好的一样。”张明表示,为了排解烦闷的心情他再次复吸毒品。此后不长时间,他再次被强制隔离戒毒。接受采访时张明表示,他目前身体状态恢复良好,接下来他将积极配合各种戒毒治疗,并下定决心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青岛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开放日活动

  “不少人吸食冰毒是因为追求时尚,为寻求一种刺激,甚至是一些人为了减肥而吸食冰毒。”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卫生所主任杨成斌告诉记者,据统计,所内戒毒人员吸食冰毒的比例约占97%。但冰毒对人脑的损害时不可逆的,它可是使大脑结构发生改变,致使一些脑细胞或神经坏死,进而导致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症状、而且没有药物可以治疗。

  杨成斌表示,对于戒毒人员来讲,生理脱毒一般需要两周时间,短的五天左右即可。难的是戒除吸毒人员对毒品的心理依赖。根据戒毒法与戒毒条例的规定,一个戒毒周期为两年的时间。目前,山东省戒毒系统提出了六大治疗系统,即医疗、食疗、体疗、心疗(心理疏导干预)、化疗(传统文化治疗)、工疗(手工技艺培训),在帮助戒毒人员戒毒的同时,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据悉,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强制隔离戒毒所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进了群众对戒毒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赢得了理解和支持,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