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寻找竹器手艺传承人 编的竹篓"气死猫"

2014/8/6 9:30:17   来源:青岛早报    

  即墨龙山街道办刘家官庄村曾因家家会编竹器,被称“筛子官庄”。如今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500多年。而75岁的老匠人王作信,为防猫和老鼠偷吃食物,独创的竹器“气死猫”更是一绝。昨天记者看到,王作信老人编起竹篓来,就像是玩杂耍,而老人最担心的就是这门老手艺会失传。当地街道办也在积极为编竹器申报即墨非遗。

  “气死猫”独创来自灵感

  “看着很简单,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昨天上午,王作信手拿长长的竹竿,一边干活一边介绍说,这些竹篓的材料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柔韧性很强,比较适合做竹器。祖辈都是做竹器的世家,从10多岁起,王作信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开始学艺,吃了许多苦头后,也能熟练做一些竹器。几十年了,每天手里就没停止过编竹篓的活。

  说起“气死猫”竹篓,王作信笑了笑说,这可是独门绝技。在王作信14岁那年,亲戚送来一些肉和食物,王作信的母亲将食物放在一个筐里,没想到隔了一个晚上,就被猫和老鼠偷吃光了。后来,王作信制作一个猫和老鼠打不开的竹篓。家人把食物放进去,一连几天都安然无恙。村里有人得知后,对王作信说,你这个竹篓都把猫气死了。后来,这种“气死猫”的竹篓就传开了。前来做“气死猫”的村民络绎不绝,这60多年来,王作信一直没停下做 “气死猫”。王作信老人不光会编“气死猫”竹篓,像酒坛提篮、扣饭的盖子、小孩的摇篮,还有竹编的灯罩等,老人做起来也都很熟练。

  竹器手艺传承了500年

  “你看,从外面看和一般的竹篓差不多,但里面却暗藏玄机。”王作信老人说,在“气死猫”边缘,有一层弹性比较好的竹片,而盖子上有一圈小槽,稍微用力一盖,盖和竹篓就会扣成一体,猫和老鼠用抓子怎么弄也打不开,而人稍一用力就能拉开。王信作说,“气死猫”是过去本地农家盛食品用的,全村只有他会做。好处是卫生通风利于保管,老鼠苍蝇进不去,如果挂在空中,就连偷吃嘴的猫也无法够到。现在有了冰箱,“气死猫”就成了艺术品了。前几年,有几个在加拿大的即墨人,专门找到他制作了几个气死猫,带出了国门。这些年,王作信老人的“气死猫”流传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门老手艺失传。”王作信说,这种竹篓看着简单,但实际上是个细致活。连续8个小时才能做出来一个。年轻那会儿,一天就能做一个,现在得3天才能做一个。前几年,村里有几个人跟着学艺,但最终没成手,现在老人盼着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会这门手艺。据介绍,刘家官庄村原名“筛子官庄”,竹器制作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学编竹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当地街道办也正在为官庄竹编申报即墨非遗,鼓励年轻人学习竹器编织技艺,让500年的老手艺传承下去。(记者 康晓欢)

编辑:邹淑娟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