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变身生态河景观带

沿岸乡镇搞起了生态旅游,启动了绿色发展新模式

2014/7/1 14:53:16   来源:中国山东网    

  “这条河变得真让人不敢认了!”7月1日,大沽河岸边的平度南村镇后北村,七旬老人孙恕玺看着平整的堤顶道路、河面上的粼粼清波以及沿岸风景如画的绿树鲜花,一个劲儿地感叹道。他的感慨道出了当地人的心声,短短三年,大沽河变了。

  大沽河是青岛的“母亲河”,全长179.9公里,自北而南纵贯青岛境内,流经五个(市)区,流域面积4631.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44.9%,流域内14条支流,建有十余座大中型水库,保护着沿岸22处乡(镇)、60万人口、77万亩耕地。

  三年间,大沽河沿线先后重点实施了防洪、水资源开发、道路交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现代农业化基地建设、小城镇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等七大工程。

治理后的大沽河重现水草丰美的生态景象。钱卓 摄

  整治中,大沽河沿岸修了220公里堤顶道路,还开辟了自行车道,全线堤防与绿化带栽植1000万株乔木、810万株灌木、540万平方米地被,新增绿化面积约7万亩,两岸生态环境改善显著。沿岸农民已感受到治河带来的明显改变:河道里多年绝迹的白鳝、鲈鱼又从海里洄游进来了!绿洲、水鸟多起来了……

  大沽河不仅是一条着眼防洪的“水利轴”、优化环境的“景观轴”,而且是担负着缩小城乡差距的使命,是宜居幸福大青岛的“核心中轴”。

  驱车在大沽河堤顶道路上由南而北奔驰,到产芝水库长达百余公里的路面畅行无碍。沿着这条新建的南北动脉,大沽河实现了防洪和水源工程的优化升级,完成堤防填筑227公里、整修河道护岸257公里,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

大沽河红岛经济区段的游客休闲驿站已初具规模。 邢志峰摄

  大沽河中游即墨段,移风拦河闸如一道长虹横跨浩渺的水面,这座9孔闸坝跨度286米,是亚洲最大的弧目镜式拦河闸。像这样的拦河闸坝,大沽河沿岸新建(改建)了9座,它们与原有10座拦河闸坝实施梯级拦蓄,河道水面由21平方公里增加到40平方公里,新增拦蓄水量4300万立方,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的库容。

  “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当年的大沽河治理目标,已成为随处可见的景观,很多沿岸乡镇搞起了生态旅游,启动了绿色发展新模式。 (钱卓)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